top of page
搜尋

【Murakami asks that people learn to live with their ‘shadows’】 【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Literature

  • 作家相片: 明鴻 陳
    明鴻 陳
  • 2016年11月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 2016年10月30日村上春樹在童話文學大師安徒生的故鄉──丹麥奧登斯(Odense, Denmark)獲頒安徒生文學獎,他竭力地向人們主張:「你必須學會耐心地與自身潛藏著的影子共處,並小心謹慎的注意到那陰暗深處就存在其中。」 (“You have to patiently learn to live together with your shadow and carefully observe the darkness that resides within you.”)

「我們不時的傾向於避開雙眼否認那稱之為影子的事物,也就是那些構成負面的部分,或者在潛意識中嘗試著強迫消除那層面。 (“At times, we tend to avert our eyes from the shadow, those negative parts, or else, try to forcibly eliminate those aspects. )

不論我們建起多麼高聳的壁壘城牆來阻卻侵入者,不論我們多麼嚴厲的排除那些外來者,不論我們重新改寫歷史僅僅是為了符合我們己身的利益,到頭來,我們造成的結果總是不斷的侵害與傷害我們自己本身。」 (No matter how high a wall we build to keep intruders out, no matter how strictly we exclude outsiders, no matter how much we rewrite history to suit us, we just end up damaging and hurting ourselves," )

構成個人的影子可以是潛意識,也就是那些個人的「生命經驗」,而群體的國家由無數的個人組成,舉凡生活文化、歷史都是個巨大概括的詞彙。正如同個人不能拋棄與否認過往的生命經驗,國家這個體制也絕對不可能重新去改寫歷史,僅僅是為了符合當彼時的情勢,這似乎隱隱的暗示著:不但現今日本政府仍未對過去在戰爭中的所做所為作出充足的道歉與反省,甚至還企圖對過去的歷史竄改。

【個人的影子=過去被否定的人生】

- 就如同《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中雙主線的〈世界末日〉,失去影子的「我」,「但不管怎麼用盡語言,都無法把它傳達誰,我想甚至無法傳達給自己本身,於是我關閉我的語言,關閉我的心,深沉的悲哀是連眼淚這形式都無法採取的東西。」在這個沒有影子世界裡,「我」連悲傷、歡笑、憂鬱、哀愁都像被暴風捲走般消失的無影無蹤,我究竟是由百分之幾的自我與百分之幾的影子組成呢?

答案似乎很明顯,那個潛藏自身灰暗角落的影子也是構成我自己的一部分啊!「我一直被這飢餓和渴望所苦,或許今後還是一樣會被這所苦。在某種意義上,因為那缺陷本身就是我自己呀。」──《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所以影子=潛藏黑暗中的內心自我=缺陷不足的自我,那本身不可否認的,終究是自我本身啊!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Featured Review
Soul Blues - Coleman Hawkins
00:0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