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1Q84》大多數人的選擇X寶可夢熱潮】 【編:繼7/22日本,7/25香港,8/6台灣正式開放】

  • 作家相片: 明鴻 陳
    明鴻 陳
  • 2016年8月12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 「站在大多數人一方,就不用思考煩人的事了。如果在少數人一方,就得整天思考讓人煩心的事。」──《1Q84》 - 你今天也寶可夢了嗎? 最近台灣馬路上、公園內、賣場內、風景名勝景點,無不充斥了要抓到寶可夢怪獸的人們呀!報章雜誌報導也是怪獸的棲息地。

但如果不討論虛擬遊戲在現實的背後價值,來深思你會玩這款遊戲的原因,你的答案又會是什麼呢?

如果是「大家都這麼做(想)」、「因為很時尚」、「因為這符合流行」,或「別人想讓我這麼做(想)」。那麼你很可能會是「常人」,這個概念就是海德格所提出的。

馬丁·海德格(德语: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國哲學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人脫離不了社群的社會,尤其是在這個快速繁忙的都市社會,我們會發現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有了與無數、陌生他人的距離產生,我們會不自覺得以他人的尺度來衡量我們自己。結果,我們發現自己在無形之中被他人給支配。而這個他人不是一個確定的人,而是一個幾乎無法把握的中性者,一個不是做為個人出現的眾多他人的平均數,海德格稱做此為「常人」。 所以,有時候可以多多想想為何做某事的原因,這就是你賦予他的價值,而非受他人想法支配、控制的常人思想。

‪#‎村上春樹‬ ‪#‎1Q84‬ photo by:CC, michael szpakowski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Featured Review
Soul Blues - Coleman Hawkins
00:0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