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黑夜之後》第三人稱視角X時間感&都市氣息】 【編:村上寫長篇小說25年來,首次用第三人稱描寫】

  • 作家相片: 明鴻 陳
    明鴻 陳
  • 2016年6月1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 「我們的視點化為虛構攝影機,把房間裡有的這些事物,一一攝取起來,花時間仔細的放映出來。我們是眼睛看不見的無名侵入者。」---《黑夜之後》 - 2005年,「afterdark」正式發行,中譯《黑夜之後》。 全書描寫「深夜11點56分」跨到隔天黎明「清晨6點52分」之間所發生的事情,故事舞台設定為東京的黑夜中。 在一次的專訪之中,村上分享了他創作此篇的心路歷程。這種攝影機式的描寫手法,正是透露出第三人稱全知全能的感知觀點,其實編也覺得隱含的意義也有:現代人被機器、大量工業化圍繞、充斥的社會之中,不僅個人隱私沒了,連最深層、最黑暗冷酷的心都可以一一被看見,就如同小說家能用細微的筆法穿透人心一般。 【首次全篇小說採用第三人稱筆法】: 村上: 這是我首次在長篇小說中用三人稱的寫法,像「海邊的卡夫卡」是一半第一人稱,一半三人稱,這次想試試看全部三人稱寫法。 村上:用一人稱的話,觀點有限,像是用「私(我)」、「僕」只有一人,無法從很多角度去觀察,但是用三人稱的話,就可以有各種不同角度、觀點、方向,人稱改變的話,故事情節的前提會改變,而情節前提改變的話,人稱自然會改變,這跟雞與雞蛋的問題一樣,何者為先很難說,是很自然的,可能是因為想寫這樣的故事,結果就變成三人稱,同時也可能是想用三人稱來寫而變成如此的情節。 網站連結:http://angus40006.wix.com/-haruki-murakami ➤ 搶先看:在專頁上方「已說讚」的按鈕設定「搶先看」並按接受「通知」,將能收到的第一手消息喔! ‪#‎村上春樹‬ ‪#‎黑夜之後‬ ‪#‎第三人稱‬ ‪#‎afterdark‬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Featured Review
Soul Blues - Coleman Hawkins
00:00
bottom of page